电子信息、机械、化工是厦门的三大支柱产业。2006年,三大支柱产业的产值达到1791.48亿元,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5.7%。
1、电子信息领域
2006年,电子信息产业产值864.84亿元,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5.39%。电子企业呈现出大型化趋势,4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百强,6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元器件百强。
主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:
计算机产业——已形成以台式电脑、笔记本电脑为主,打印机、数码相机、鼠标、键盘等相关设备和零配件为辅的产业群体。拥有戴尔、夏新、建松等知名品牌。
手机产业----拥有2家国家定点整机生产厂家(夏新、联想)和若干配套企业,具有年产1200万台的生产能力。
视听产业——初步形成了以厦华为主的彩电产业和以夏新、松下、建松、歌乐等企业为主的音响产业两大产业群。产品包括电视机、激光视盘机、普通音响、汽车音响等众多视听产品,拥有一批国内较知名品牌。
零配件产业——主要包括FDK、TDK、NEC、ITT、多威、信华等一批国内国际知名元器件生产企业,以及华联、法拉等地方骨干企业。
产业发展重点:
以整机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,形成具有自主创新发展能力的电子产业体系。重点发展四大产业集群:(1)移动通讯产业集群;(2)计算机及其外设产业集群;(3)新一代数字音像视听产品产业集群。
2、机械冶金领域
2006年完成工业产值568.8亿元,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3.28%。目前已形成工程机械、飞机维修、钨制品、客车、配电设备、造船、铝箔、新技术机械产品等重点行业,在国内同行业具有明显的优势,部分产品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。从空间布局上,初步形成了相对集中的机械工业集中区、航空城片区。。
主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:
工程机械产业——形成了全国****的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之一,并通过专业化协作带动了周边地区关联产业的发展,促进了区域工程机械生产集群的发展壮大。
飞机维修产业——通过引进太古飞机工程公司及配套企业,形成了亚太地区****的波音系列大型民用飞机维修、改装基地。
客车行业——以大小金龙两家整车企业为龙头,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发展。
造船行业——形成了我省重要的大中型现代化集装箱船舶和中高档游艇生产基地。
钨制品行业——形成了世界****的钨制品原料基地。
电控行业——形成了系列化的高、中、低压配电设备生产体系,在全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。
产业发展重点:
继续壮大整机生产,大力发展基础工艺、关键零部件等配套产业体系,重点发展五大产业集群: (1)工程机械产业集群; (2)电器开关及控制设备产业集群 (3)汽车制造业产业集群; (4)船舶修造及配套产品产业集群; (5)航空维修产业集群; (6)钨及其深加工产业集群。
3、化工领域
2006年完成工业产值357.85亿元,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.64%。形成了芳烃一化纤、橡胶轮胎等主要行业。芳烃系列石化产业集中于海沧南部工业片区,其它行业相对集中于新阳工业片区。
主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:
芳烃—化纤行业——已初步形成芳烃系列产业链,拥有全球单系列****的年产9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(PTA)生产线,年产150万吨PTA二期已获国家核准并动工,建成年产32万吨聚酯纤维(PET)和年产36万吨聚酯瓶级切片生产线。
橡胶行业——建成了品种较为齐全、在国内市场上占有相当份额的轮胎橡胶生产体系。
产业发展重点:
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培植(1)芳烃石化系列;(2)轮胎橡胶系列。 |